學生正在實踐基地勞動。
中新網湖南新聞5月14日電 (楊姝楨)“老師,這個坑應該挖多深?”“這個要澆多少水?”“老師,你看我這樣對嗎?”……近日,瀏陽市官渡鎮各校學生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勞動實踐。
依托農村學校優勢,結合學生實際,瀏陽官渡鎮因地制宜建成三個勞動實踐基地,學校根據季節和氣候合理規劃種植作物品種及播種時間,購置鋤頭、鐵鍬等勞動工具,并聘請有經驗的老師現場指導。
目前,各基地種植辣椒、茄子、西紅柿等作物、養殖家禽共10余種,累計占地44.5畝。
田郊完小以“理論+實踐”的形式每周開設一次勞動實踐課程,學生自主選種花草蔬菜,共享勞動成果,被認定為湖南省農村中小學勞動實踐場所建設合格單位。
官渡完小勞動實踐基地實行“班田制”管理模式,在學年初把基地劃分到班級,班主任為“責任地”的“戶主”,學生們為“小管家”;芙蓉學!败饺夭藞@”創新設立養殖場,學生們認領雞蛋進行標號,觀察小雞孵化,親歷科學探究過程。
“對學生來說,開展一次勞動實踐給他們帶來的直觀感受,比天天背‘鋤禾日當午’理解得更深刻!惫俣涉偨逃l展中心主任周鵬飛介紹,通過勞動實踐,學生們體驗到了勞動的辛苦、收獲了快樂,還培養了熱愛勞動好習慣。
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,開辟勞動實踐基地,幫助學生樹立勞動觀念,掌握勞動技能,形成健全人格和價值理念,這是勞動更重要的育人功能,也是勞動成為獨立課程的意義所在,更是“雙減”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。
下一步,官渡鎮將以全面落實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為契機,進一步完善勞動教育教學模式,不斷提高學生勞動能力,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。(完)